繁體中文简体中文

       老田吴始迁祖吴栋材(前107-25系河南唐州桐柏嘉兴人,西汉元康年间官封顺元太守,以直谏忤君,左迁六安令,适逢老友窦伯玉陵阳县伊邀游九子山胜境,顿生仰慕之情,乃弃官归隐九子山松阳()图新城里那时老田周围荒芜人烟杂草丛生,人称蓼草湖,吴栋材率子垦荒造田,开基创业,聚族而居,形成村落。老田吴氏续修宗谱对村名成因说明老田吴村是因“膏膄弥望,灌溉不涸,栋材公解佩易焉,吴为世业故名之”,史载秦始皇“刻石徙之”,将“大越之民”迁入深山形成青阳土著“山越”族


        自西汉开始,中原和黄河下游一带部分居民,为逃避战乱、徭役及自然灾害,相继迁入江南山区,逐步与山越族同化,此后迁入者历代不绝。据青阳家谱记载,在晋、唐、宋代,北方居民南徙的三次高潮中入迁青阳县的有32姓,均聚族而居形成古村落,最大村庄为“老田吴”,该村居民有近三千人在全县姓氏中,以吴、王、张、李为四大姓,吴姓各乡皆有,主要分布在九华、庙前、杜村、蓉城、陵阳等乡镇吴姓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6%。

       老田吴氏历经2076年传约80世名贤辈出,文有八桂堂武有十二家,出了吴文梓和吴襄两位明清朝廷重臣,24世祖吴孟光用之公留住金地藏为佛教九华山立下头功,九华行祠石壁庙成为“地藏圣迹第一处”。2000余年,老田吴氏英才辈出,灿若星斗。据“ 老田吴氏宗谱”记载,自西汉至清末,老田吴氏中举入仕的有73人,官至州刺史、刑部主事的有4人,兵马指挥史、将军的有2人,太常寺少卿1人,监察御史1人,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署御史1人,知府6人,知县11人,社会名流贤达7人。其中清朝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襄(从二品),参加了康熙皇帝举办的“千叟宴”,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、《治河方略》、《八旗通志》等史。雍正皇帝评为“文章归大雅,学术在纯金”,并赐赠 “老成端谅”四字,他的《百梅诗》在中国文学殿堂里独树一帜。因侍奉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民间称其为宰相,九华山荣幸康熙圣迹“九华圣境”和乾隆手书“普陀芬教”,这与当时朝廷吴襄德才兼备才华横溢忠心朝廷有一定关系。特别是二十四世祖吴孟光用之公(687-768)留居金乔觉于庙49日,吴用之公留住金地藏为莲花佛国九华山立下丰功伟业。

       九华山老田吴氏2070年来,不断外迁至国内众多省市,远播海外许多国家,开枝散叶,代有闻人,被誉为“安徽最古老而最具有活力的一支族人”.语出《中华吴氏大统宗谱》,堪称中华吴氏的一支大脉。